化 学
【能力要求】
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
1.中考化学要求测试记住、了解、理解三种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,这三种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表现为三个层级。一般高层次要求包括低层次的要求。
a.记住 指识别和记忆,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。
b.了解 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,包括有关的术语、概念、原理、规则、定理的再现或再认(知道、描述、指认、辨认、识别、举例、列举)。
c.理解 懂得“为什么”。①转换:把握同一类知识(概念和原理)的不同方面及其内在的一致性;②解释:说明事物的原因,回答“为什么”,能解释和说明一些化学问题。此类知识的考查重在知识的原因分析及运用能力上。
2.中考化学要求测试技能性学习目标的二个水平层次。
a.模仿操作、初步学习(如分离混合物、制取气体)
b.独立操作、初步学会(如取用药品、加热、选择仪器、连接仪器、配制溶液、检验物质、使用化学用语、观察记录、简单计算)
3.中考化学要求测试体验性学习目标的三个层次
a.体验、感受
b.意识、体会、认识、关注、遵守
c.初步形成、树立、保持、发展、增强
【考试范围】
一、科学探究
(一)科学探究的目的和要求
|
要素 |
目标 |
|
提出
问题 |
1.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,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。 |
b |
|
2.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。 |
b |
|
猜想与假设 |
1.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。 |
b |
|
2.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初步论证的意识。 |
b |
|
制定计划 |
1.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,提出活动方案,经历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。 |
b |
|
2.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,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。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。 |
b |
|
进行
实验 |
1.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。 |
b |
|
2.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。 |
b |
|
3.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。 |
b |
|
收集
证据 |
1.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。 |
b |
|
2.学习运用多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。 |
b |
|
3.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,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。 |
b |
|
4.初步学习运用调查、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。 |
b |
|
解释与结论 |
1.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,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。 |
b |
|
2.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,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,得出合理的结论。 |
b |
|
3.初步学习通过比较、分类、归纳、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。 |
b |
|
|
b |
|
反思与评价 |
1.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。 |
b |
|
2.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,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,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,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。 |
c |
|
3.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。 |
b |
|
表达与交流 |
1.能用口头、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,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。 |
b |
|
2.与他交流讨论时,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,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。 |
c |
(2)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实验技能
|
考试内容 |
考试要求 |
|
药品取用、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|
1.能进行药品的取用、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、加热等基
本的实验操作。 |
b |
|
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 |
2.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,并能安全操作。 |
b |
|
配制溶液 |
3.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。 |
b |
|
指示剂的应用 |
4.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、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。 |
b |
|
物质鉴别 |
5.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。 |
b |
|
物质分离 |
6.初步学习使用过滤、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。 |
b |
|
物质制取 |
7.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。 |
b |
二、身边的化学物质
(一)地球周围的空气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空气的主要成分 |
1.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,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。 |
a |
|
氧气、二氧化碳的 |
2.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。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、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。 |
b |
|
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|
3.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。 |
b |
|
氧循环和碳循环 |
4.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。 |
b |
(二)水与常见的溶液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水 |
1.认识水的组成,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。 |
a |
|
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|
2.了解吸附、沉淀、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。 |
b |
|
常见的溶剂 |
3.认识溶解现象,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。
4.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,酒精、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。 |
a |
|
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|
5.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。 |
b |
|
溶质质量分数 |
6.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|
b |
|
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|
7.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,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。 |
b |
|
结晶 |
8.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。 |
a |
|
乳化 |
8.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。 |
a |
|
溶液 |
9.了解溶液在生产、生活中的重要意义。 |
a |
(三)金属与金属矿物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常见的金属 |
1.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,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,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。 |
b |
|
常见金属矿物 |
2.知道一些常见金属(铁、铝等)矿物,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。 |
a |
|
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|
3.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,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。 |
a |
|
4.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、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。 |
a |
|
废弃金属 |
5.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。 |
a |
(四)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常见酸碱 |
1.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,知道酸碱的腐蚀性。 |
b |
|
稀释酸碱溶液 |
2.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。 |
a |
|
酸碱指示剂 |
3.了解用酸碱指示剂(酚酞、石蕊)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。 |
b |
|
酸碱性的应用 |
4.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。 |
a |
|
生活中常见的盐 |
5.了解食盐、纯碱、小苏打、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
途。 |
b |
|
常用化肥 |
6.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。 |
a |
|
常见的有机物 |
7.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,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
重要性。 |
a |
三、物质构成的奥秘
(一)化学物质的多样性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物质的三态 |
1.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。 |
a |
|
对物质组成的认识 |
2.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、单质和化合物、有机化合物和无机
化合物。 |
a |
|
3.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。 |
a |
|
4.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、酸、碱、盐。 |
a |
|
物质的多样性 |
5.认识物质的多样性。 |
a |
(二)微粒构成物质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构成物质的微粒 |
1.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,知道分子、原子、离子等都是构成物
质的微粒。 |
a |
|
微粒的应用 |
2.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。 |
a |
|
原子的构成 |
3.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。 |
a |
|
原子、元素、离子 |
4.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、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
相转化,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。 |
b |
(三)认识化学元素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化学元素 |
1.认识氢、碳、氧、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。 |
a |
|
2.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。 |
a |
|
3.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。 |
a |
|
4.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。 |
b |
|
5.形成“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”的观念。 |
a |
(四)物质组成的表示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化合价、相对原子质
量、相对分子质量 |
1.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。 |
b |
|
2.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。 |
b |
|
3.利用相对原子质量、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
算。 |
b |
|
4.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。 |
a |
四、物质的化学变化
(一)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化学变化 |
1.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,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。 |
b |
|
2.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,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。 |
a |
|
3.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。 |
a |
|
4.初步形成“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”的观点。 |
b |
(二)认识几种化学反应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基本化学反应 |
1.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、分解反应、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,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。 |
b |
|
2.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,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。 |
c |
|
3. 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,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
需要。 |
a |
(三)质量守恒定律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质量守恒定律
|
1.认识质量守恒定律,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。 |
b |
|
2.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。 |
c |
|
3. 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。 |
b |
|
4.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。 |
a |
五、化学与社会发展
(一)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能源的利用 |
1.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,了解使用氢气、天然气(或沼气)、石油液化气、煤气、酒精、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,
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。 |
a |
|
燃烧、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 |
2.认识燃烧、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,了解防火灭火、防范爆炸的措施。 |
b |
|
水资源
资源的利用 |
3.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,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,
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。 |
a |
|
4.知道化石燃料(煤、石油、天然气)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
资源,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。 |
a |
|
5.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,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、汽油、煤油等产品。 |
b |
|
6.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,认识资源综合利用与新能
源开发的重要意义。 |
b |
(二)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|
1.知道常见的塑料、合成纤维、合成橡胶及其应用。 |
a |
|
2.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。 |
b |
|
3.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。 |
b |
(三)化学物质与健康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化学物质与健康 |
1.了解某些元素(如钙、铁、锌等)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。 |
b |
|
2.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(如葡萄糖、淀粉、油脂、蛋白质,维生素等)。 |
b |
|
3.知道某些物质(如一氧化碳、甲醛,黄曲霉素等)对人体健康的影响,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 |
a |
|
4.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
面的重大贡献。 |
b |
(四)保护好我们的环境
|
内 容 |
考试要求 |
|
|
环境保护 |
1.认识处理“三废”(废水、废气和废渣)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。 |
b |
|
2.了解典型的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。 |
b |
|
3.认识合理使用化肥、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。 |
b |
|
4.初步形成正确、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,认识化学在环
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。 |
b |